測量溫度高于300℃的熱電偶,其校驗原理及校驗裝置主要由管式電爐、冰點槽、切換開關、電位差計及標準熱電偶等組成。管式電爐是用繞在一根陶瓷管子上的電阻絲加熱的,管子的內徑為50~60mm,管子的長度為600~l000mm。要求管內溫度場穩定,有l00mm左右的恒溫區。讀數時要求恒溫區的溫度變化每分鐘不得超過0.2℃,否則不能讀數。通過調自耦變壓器改變電壓來改變校驗點溫度。目前,也常用晶閘管以及自動溫控裝量來控制校驗溫度點。電位差計的度等級不得低于0. 05級。校驗時,把被校熱電偶與S分度號標準熱電偶(其度等級視被校熱電偶的要求而定)的熱端放到管式電爐恒溫區內測量溫度,比較兩者的測量結果。被校熱電偶與標準熱電偶的熱端綁扎在一起,插到管式電爐的恒溫區中。校驗K分度號、E分度號熱電偶時套上石英套管,然后與被校熱電偶用鎳絲綁扎在一起,插到管式電爐內的恒溫區。為保證被校熱電偶與標準熱電偶的熱端處于同一溫度,能把這兩支熱電偶的熱端放在金屬鎳塊的兩個孔中,再將鎳塊放于爐中恒溫區。熱電偶放入爐中后,爐口應用石棉繩堵嚴。熱電偶插入爐中的深度一般為300mm,長度較短的熱電偶的插入深度可適當減小,但不得小于150mm。將熱電偶的冷端置于冰點槽中,以保持O℃。用自耦變壓器調節爐溫,當爐溫達到校驗溫度點±10℃范圍內,且每分鐘的溫度變化不超過0.2℃時,就可用電位差計測量熱電偶的熱電動勢。在每一個校驗溫度點上,對標準熱電偶和被校熱電偶熱電動勢的讀數順序是:標準→ 被校1→ ……→ 被校n→ 被校→ ……→ 被校1→ 標準,讀數都不得少于4次。然后求取電動勢讀數平均值,并查分度表。最后通過比較得出被校熱電偶在各校驗溫度點上的溫度誤差。計算時標準熱電偶熱電動勢的誤差也需訃入。鶴壁市華維科力煤質儀器有限公司